研究數據表明,在疫情后我國經濟快速復蘇,以致快速反彈,實現飛躍式發展。2023年一季度,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8.5萬億元,同比增長4.5%;第三產業(服務業)的增加值為16.5萬億元,增長5.4%;消費對GDP的貢獻率為66.6%;住宿和餐飲業的增加值同比增長13.6%,領跑其他行業。
根據具體的相關數據,呈現出以下三大趨勢:
第一, 多點位開花,市場呈現下沉現象。
排在前列的購物中心數量主要是以:西南、西北為主,如甘肅蘭州、江西上饒、廣西梧州等三、四線城市本季度吸引了不少中小體量購物中心入場。考慮到受一線城市項目拿地難等因素影響,更多企業傾向于落子下沉市場,如萬達商管在2023年擬開業量達51個,重點分布在三、四、五線城市。最新消息,新城控股2023年將開啟新一輪提速,未來將有31座吾悅廣場開業,全線級城市布局,下沉城市占主導。
第二, 購物中心運營的方式更加多樣,更加接地氣。
例如融創商業致力于構建獨家微度假體驗,主要圍繞家庭型、微度假、生態型、娛樂化體驗場景戰略,堅持通過四大“無界”主題,以及多種集合多業態研學、特色市集、刺激性運動賽事及文化潮流的碰撞,營造“輕松”“舒適”“差異化”的全新玩法體驗,使得客流激增,刺激多次消費。
未來主要還是以“沉浸式玩法”打破城市互動體驗邊界,吸引更多消費者到場體驗。比如淮安國聯·融創ins park同樣打造了淮安首個浪漫粉紅沙灘,沙灘椅、沖浪滑板、卡通泳圈,吸引了大量親子、年輕群體打卡游玩,拍照互動。購物中心的運營方式整體更加多樣化,更加接地氣,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進行互動活動。
第三, 頭部效應有擴大化趨勢。
萬達商管在2023年一季度開業6個項目,新增運營面積56.48萬方,累計運營面積為6612.48萬方,幾乎是萬科(包含印力)2095.7萬方的運營面積的3倍多。
隨著疫情的結束,商業地產的發展步伐也在逐步加快,消費的形式也將變得多樣化。
暫無信息